有人說,車內(nèi)是個更衣室。一些上班穿職業(yè)套裝的男人女人們,常常會在車的后座放上幾件休閑裝,下了班就直鉆車里換身衣服,然后再去約會朋友。
也有人說,車內(nèi)是個會客廳。心理學(xué)家曾表示,有時,辦公室未必是見客戶的最佳場所。和客戶談判,往往應(yīng)去尋找那些能讓雙方談話氣氛輕松且拉近彼此距離的場所,而效果突出的場所之一就是汽車———汽車已經(jīng)成為溝通會客的新興場所,常常讓談判事半功倍。
更有人說,車就是一張床。傳聞“汽車進入美國家庭的第一年,私生子出生率增長30%”,數(shù)據(jù)真實性不得而知,但它起碼反映了以汽車為床的客觀存在性。
顯然,對于汽車的擁有,車主們已經(jīng)不再僅僅停留在駕乘這一原始層面。
C汽車文化形式多樣
參加一個車友會,或者駕車出游,抑或去汽車電影院坐在車里看場電影;觀看一場F1比賽,或者在賽車場看場地賽,抑或在陸家嘴欣賞DTM街道賽;參觀一場汽車展覽會,去駕校學(xué)一次車,收集一只汽車模型,和亮麗的汽車模特合個影……在生活中,汽車的影響已經(jīng)滲透到方方面面,汽車文化的形式已是五花八門。
以電影為例,眼下由日本賽車類漫畫改編而來的同名電影《頭文字D》正在國內(nèi)各地院線火熱上映,許多觀眾都對影片中賽車改裝的先進性贊嘆不已。無獨有偶,去年暑期也有一部名為《車神》的電影,讓從未欣賞過勒茫24小時晝夜賽車比賽的觀眾爽了一把。可細想一下,《頭文字D》是日本的劇本、港臺的演員,而《車神》則完完全全是法國片,中國電影怎么就沒有以車為主題的呢?也許國人對汽車的認識,仍然還停留在1999年的賀歲片《不見不散》里,那個主人公劉元在美國的10年,就是在一輛房車中度過的。同樣,在尋求汽車制造商贊助影片制作的方面,中國電影與國外更是差距甚遠。以《偷天換日》、《我是機器人》和《黑客帝國》三部大片為例,寶馬集團為拍攝《偷天換日》總共提供了32輛MiniCooper,奧迪為好萊塢科幻巨片《我是機器人》量身打造了超級跑車RSQ,而通用汽車則更是提供CTS和EXT在2002年好萊塢科幻大片《黑客帝國》中擔(dān)任車輛道具,以凸現(xiàn)新凱迪拉克引領(lǐng)時代的設(shè)計理念。而中國電影除了馮小剛的幾部賀歲片,我們實在難覓車蹤。
在西方的一些國度,汽車被稱為“改變世界的機器”,眾多強國均把汽車工業(yè)立為國民經(jīng)濟的支柱產(chǎn)業(yè),更有甚者,美國人能挺起胸膛說,開車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權(quán)利。對比有著汽車工業(yè)100多年發(fā)展史的西方國家,有著悠久的馬車戰(zhàn)車文化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,目前卻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汽車文化。但我們相信,隨著中國汽車工業(yè)的自主品牌逐漸增多、汽車設(shè)計不斷創(chuàng)新,中國的汽車文化也會更加豐富。
作者:21rv
2022-04-18
作者:21RV新聞
2022-03-25
作者:郭豪
2022-02-07
作者:王海龍
2022-01-18
作者:21rv
2022-01-10
作者:21RV-松仔
2021-12-21
作者:21RV
2021-12-07
作者:王海龍
2021-12-02
作者:21RV
2021-11-15
作者:王海龍
2021-11-09
1.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
2.請標注“有車”或“無車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