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,日韩,丝袜,欧美一区,18欧美乱大交,99蜜桃臀久久久欧美精品网站 ,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,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版综合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文化游記 > 房車生活

河南鄭州一家五口住進中巴房車 房主稱很幸福

點擊量:-- 2010-10-13 編輯:王海龍 來源:中國青年報

1998年,夫妻倆來到鄭州創(chuàng)業(yè),馮增騎著自行車,帶著工具箱去給人修車。為了幫丈夫干活,劉宗英只有深色的衣服,連條裙子都沒買過。一個月兩人也吃不上幾頓熱菜,幾乎都靠咸菜饅頭過活。

不過,每天干活干累了,兩人就靠在擋泥板上算今天的收入,有時算著算著都能樂出來。在老家種地的時候,一年只能掙750元錢,到鄭州第一年,倆人就賺了3000元。

馮增并不知道,正是在那一年,鄭州市開始了住宅商品化改革。

之后的日子,夫妻倆越干越順,很快就開了自己的修理鋪。馮增技術(shù)好,人也實在。時間久了,在那條街上,馮增的“友誼汽修”算是小有名氣。到2005年的時候,一年的凈利潤已經(jīng)能有5萬多元,馮增甚至還花6000多元購買了一輛二手叉車,為店鋪添了一份收入。

但是,像許多勤勞而辛苦地在城市打拼的人一樣,他們“一年掙得比一年多,但離房子一年比一年遠”。在劉宗英的記憶里,房價幾乎是踩著他們的肩膀漲上去的。

2000年初,劉宗英推著自行車去采購配件,路過一家正在開發(fā)的樓盤。一個售樓С*三步并作兩步地趕了上來,拿著一張每平方米800元的樓盤的宣傳單,一路追著劉宗英推銷。實在推脫不過,劉宗英只能停下車,一五一十地告訴售樓С*:“我也是從鄉(xiāng)下來打工的,現(xiàn)在還買不起房!

結(jié)果售樓С*當即“哼”了一聲,扭臉就走了。劉宗英沒說話,只是把那張宣傳單從車筐里撿了出來,放進了包里。

“印象特別深!就800!”劉宗英回憶道。

夫妻倆第二次和樓盤打交道,已經(jīng)是2005年了。那一年,馮增的修理鋪生意格外好,甚至還請了四五個工人幫忙。劉宗英第一次動了買房的念頭,但她怕自己穿的又臟又黑別人瞧不起,就給一個樓盤的售樓處打了個電話咨詢。

“2700!”沒等售樓員接著推銷,劉宗英就慌忙掛了電話,她算了算,自己只能買得起20平方米的房子。

就在那一年,鄭州市的房價開始進入井噴階段,從年初到年底,每平方米的均價激增了493元。而在這之前,鄭州的房價依舊保持著每平方米100元的穩(wěn)定增速。

同樣是那一年,北京市商品住宅預(yù)售價格平均為6725元/平方米,相比2004年增長了19.2%。

有趣的是,沒過幾年,本已對房子失去信心的劉宗英,居然親手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大房子。1990年代初,劉宗英的二哥到北京打工,做香油生意,沒幾年便成了村里小有名氣的“富翁”。家里人聚會,數(shù)二哥最牛氣,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,“寧要北京一張床,不要鄭州一套房!

不過,2006年底,二哥一個電話打到了劉宗英家,請她幫忙在鄭州買房子!氨本┑姆績r颼颼漲,買不起了。在河南買套房,也算留個退路吧。”

起初,二哥并不著急。誰知過了兩年,北京四環(huán)以內(nèi)每平方米超過2萬元的樓盤比比皆是,五環(huán)以內(nèi)難覓每平方米萬元以下的新盤。而鄭州的房價也漲到了4529元/平方米,據(jù)說實售價格比標價還要高出近千元!榜R上買!什么樣的都行!你就挑吧!”二哥急了。劉宗英只得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地第一次進了售樓處。她說,去看第一個樓盤的時候,售樓С*告訴她只剩下兩套房了。劉宗英沒敢猶豫,立即付了款。

一年來,劉宗英閑的時候便會帶著孩子們?nèi)バ路孔油嫱,說是玩,其實就是在木頭床板上坐著。房子沒裝修,連床墊都沒有,有時候,劉宗英覺得這屋子和平房“沒什么區(qū)別”。在她的經(jīng)歷里,最好的一次住房經(jīng)歷是在殼牌機油組織的代銷商大會上,“賓館客房可漂亮,是好幾星的賓館!

但對于孩子們來說,這些“大白墻”遠不如房車里的“銹墻”來得親切。小兒子馮佳明學會了上網(wǎng),常常拉著劉宗英和馮增去看網(wǎng)上的豪華房車。

馮增則不愿意跟人提起這套房子。他覺得自己這一代買房子是沒有希望了,只有盼著下一代。最近,為了給孩子們騰出更大的活動空間,馮增正計劃著換一臺大巴車,改裝成個“三居室”。對他來說,這就是最大的心愿。

這樣的生活,我很幸福

馮增夫婦對房市的信息可不陌生。從到鄭州那一年開始,夫婦倆便訂閱《大河報》。后來,為了一年省下50元錢的訂閱費,他們轉(zhuǎn)訂了《鄭州商報》。但無論什么報紙,最常見的,就是關(guān)于房子的報道和廣告。

報紙上說,光是今年上半年,鄭州市累計成交的住宅和商務(wù)金 融土地量就比2009年同期漲了5倍。報紙上也如實記錄了人們對房價的不滿。

讓他們沒想到的是,就在此時,他們這輛沉默了4年的“房車”,變成這種不滿的一個出口。他們并沒看到網(wǎng)絡(luò)上廣泛的評論,卻迎來了一批批記者。

面對到訪的記者,他們盡管熱情有加,但一問起房價來,這對夫婦就立刻躲躲閃閃,閉口不談。有個外地電視臺的攝像記者,想讓他們在修車鋪后的高樓前拍一個空景,馮增馬上警惕地搖搖手,“最好別這么拍,這不是說我們望樓興嘆嗎?”

而同樣聞訊趕來的當?shù)氐碾娨暸_則讓他們放心得多。其中一個工作人員透露,拍攝有幾個規(guī)定:車里不能又臟又亂,要讓他們提前收拾干凈;不準提及房價;必須談樂觀,談一種“獨特的生活方式”。

為了更好地表現(xiàn)拍攝主題,馮增被要求提前準備采訪提綱。在這份策劃出的提綱中,馮增購買“房車”的原因被形容為“看了電影《不見不散》,深受啟發(fā)”。“房車”的優(yōu)勢是“冬暖夏涼,便捷時尚”。

提綱為馮增擬好了未來的希望:努力工作,“買一輛真正的房車”,F(xiàn)實情況則是,馮增目前的希望只是給車裝上幾塊窗簾,這樣晚上開了燈,外面也看不見車里的情況。

在一片遠離修車鋪的干凈空地上,馮增面對鏡頭背誦著他的“臺詞”。他有些局促地把兩只手握在一起,眼珠不時上翻,緊張而專注。

經(jīng)過1個多小時的反復打磨,經(jīng)驗豐富的攝像記者滿意地伸出了大拇指,并暗示馮增說出腳本中的最后一句話:

“這樣的生活,我很幸福!


文章標簽:
提示:支持鍵盤"← →"翻頁
加入買房車
討論群

1.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
2.發(fā)送下方對話,進入群聊

"買房車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