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國慶長假將至,有很多人準備自駕出行,在長時間駕駛過程中,很多人會有頭昏、惡心、打噴嚏、流眼淚等不適癥狀出現(xiàn),這很有可能是車內空氣質量惹得禍。
據(jù)調查,目前仍有許多普通消費者對汽車車內空氣這一隱形殺手置若罔聞。近日,全球首家基于SNS的實名制專業(yè)汽車問答網(wǎng)站發(fā)布《"健康汽車"檢測報告》,這是國內首次針對車內強致癌物質——多環(huán)芳烴進行的全面檢測試驗,檢測選取了市場上在售的32個品牌、共計44款車型作為檢測對象。主要檢測汽車內與人體接觸的汽車座椅、頭枕、方向盤等內飾中的多環(huán)芳烴含量,報告顯示,被檢測車型中有11款車型內飾中的致癌物多環(huán)芳烴含量超標。而自主品牌吉利帝豪EC8的多環(huán)芳烴含量僅為0.2mg/kg,為此次抽檢車內空氣質量最好車型之一,這是吉利多年來堅持品質提升的努力結果。
專家介紹,車內空氣污染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:
一是車輛本身。汽車是很多零部件組成的,若這些零部件中的有害氣體和氣味沒有得到充足釋放,會污染駕駛室很長時間。據(jù)有關部門權威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我國生產的新車里面超過6成車內空氣質量不達標。另外,汽車發(fā)動機產生的一氧化碳、汽油氣味,均會使車廂內的空氣質量下降。
二是車內裝飾。裝飾材料中含有的有害氣體包括苯、甲醛、丙酮和二甲苯等,其中車內空氣超標,甲醛多是來自座椅裝飾等裝飾材料,而苯則來自膠粘劑,這些有害物質會在不知不覺中使人出現(xiàn)頭痛、乏力等中毒癥狀。
三是由于使用空調或車艙密封不好,使污染物進入車內造成污染,這些污染物通常為二氧化硫、二氧化碳等和揮發(fā)出的汽油。車用空調蒸發(fā)器若長時間不進行清洗護理,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彌漫在車內的狹小空間里,會導致車內空氣質量變差甚至缺氧。空調蒸發(fā)箱內的水長時間不能揮發(fā)也會滋生了細菌。
四是人體自身污染以及車廂內存在著大量的細菌以及胺、煙堿等有害物質。
這四大污染源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已成為危害車內人體健康的最大"殺手"。
對于車內環(huán)境污染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已明確將其與高血壓、艾滋病等共同列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。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美國就曾出現(xiàn)過多起因車內空氣污染傷人致死的事件。鑒于此,美國把室內和車內污染作為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。在我國,近年來媒體曾報道過多起因車內空氣污染傷人致死的事件,由車內空氣污染引發(fā)的糾紛、訴訟也日漸增多。今年年初,我國質檢總局與國家環(huán)保部聯(lián)合發(fā)布了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,明確指明了車內空氣中的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、苯乙烯、甲醛、乙醛、丙烯醛等8種常見的車內揮發(fā)性有機物濃度值。今年三月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兩會期間曾提出《關于提升車內空氣質量、防范車內環(huán)境污染的提案》,建議提升車內空氣質量控制標準,并在這方面立法,提升中國汽車產品競爭力,保護消費者權益。這份提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討論。
如何在長途駕駛過程中除去車內異味,提升車內空氣質量呢?
第一招:通風除味法。專家指出,新車買來的半年內或是裝飾后的一段時期,應養(yǎng)成適度開窗行駛的習慣,保持車內新鮮空氣的循環(huán)對流。上車后要先開窗,別馬上開空調。空調的過濾器和管道系統(tǒng)中不但會積存大量化學性污染物,螨蟲、霉菌等生物性污染問題也會增加。所以,上車后應先開窗通風,空調開啟3~5分鐘以后再關閉車窗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在長時間駕駛車輛的情況下,中途也應該打開車窗通風換氣。
第二招:木炭除味法。把買來的黑木炭,用干凈、透氣性好的紗布包好,然后放到汽車的后備箱內,木炭可吸附車內存在的異味。
第三招:光觸媒除味法。光觸媒是采用納米技術研制的光催化劑,專用于室內空氣環(huán)境污染的治理。經(jīng)過表面氧化反應將各種有害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,光觸媒具有凈化能力強、效果穩(wěn)定、無二次公害和維持費用低廉的優(yōu)點。
第四招:負離子空氣凈化機除味法。買一臺負離子空氣凈化機,大約幾百元,可以去除車內異味,讓駕駛人員呼吸清新空氣。
第五招:注意空調保養(yǎng),及時清洗空調冷凝器定期更換空調濾清器。正常開空調行駛時,可在快到目的地前把制冷泵關掉,但保持送風功能開啟,讓自然風將蒸發(fā)箱內的水吹干;空調冷凝器在清洗時注意不要碰倒冷凝器散熱片,不能損傷管子;經(jīng)常清潔和定期更換空調濾清器。一般情況下,每5000公里或3個月對空調濾清器進行一次清潔,每20000公里或12個月進行更換。
第六招:改變自身不良習慣。除汽車自身產生污染,車內駕乘人員還應改變一些不良習慣。如車內開空調時不應吸煙,避免煙塵中大量的胺和煙堿附著;車內垃圾要及時清除;車內少用空氣清新劑,短暫的清新治標不治本,化學物質還會污染空氣。
作者:21rv
2022-05-12
作者:王海龍
2022-04-25
作者:郭豪
2022-04-07
作者:21RV新聞
2022-03-25
作者:21rv
2022-03-09
作者:21rv 松仔
2022-03-08
作者:21RV
2022-02-28
作者:王海龍
2022-01-18
作者:張斯粵
2021-12-28
作者:張斯粵
2021-11-09
1.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
2.請標注“有車”或“無車”